子夜歌四十二首·其三
佚名〔魏晋〕
宿昔不梳头,丝发披两肩。
婉伸郎膝上,何处不可怜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我以前从来不把头发梳起来,长长地披在肩上。
头发伸到情郎腿上,那时的我十分美丽可爱。
注释
宿昔:往常;向来。
可怜:可爱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民间歌谣-古籍整理-中国-文学研究-古代
创作背景
本首诗是《子夜歌四十二首》中的第三首。《子夜歌》是吴声歌曲。相传《子夜歌》的曲调是晋代一个叫子夜的女子所创。《乐府诗集》收有《子夜歌》四十二首,其内容多是女子吟唱其爱情生活的悲欢。诗歌以棉丝织成布匹来比喻有情人结为匹偶。这位女子本指望两情相悦,将会有个美满的结局,没料到男子负心,留给她的是一缕织不成匹的乱丝,一个残缺不全的梦。本篇将女子与男子对待爱情的态度作了对比。女子的爱情象北极星一样坚贞不移,男子的心则象太阳朝东暮西。言辞之间充满了激忿之情,表达了对男子变心的谴责。《子夜歌》所反映的是黑暗社会中人民, 特别是妇女的苦难生活和对自由幸福爱情生活的向往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徐少华.《子夜歌》浅说[J].北方文学(下旬刊),2013,(第5期).
简析
《子夜歌四十二首·其三》是一首五言绝句。诗的前两句以女子的日常细节入手,展现了其不加雕饰的柔美;后两句说女子动作轻柔、姿态优雅地依偎在情郎的膝上,显得二人亲密无间,透露出女子对情郎深切的眷恋。这首诗意境纯美,以其细腻入微的笔触,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爱人面前的柔情与娇态,富有生活情趣。
酒德颂
刘伶〔魏晋〕
有大人先生,以天地为一朝,以万期为须臾,日月为扃牖,八荒为庭衢。行无辙迹,居无室庐,幕天席地,纵意所如。止则操卮执觚,动则挈榼提壶,唯酒是务,焉知其余?
有贵介公子,搢绅处士,闻吾风声,议其所以。乃奋袂攘襟,怒目切齿,陈说礼法,是非锋起。先生于是方捧甖承槽、衔杯漱醪;奋髯踑踞,枕麴藉糟;无思无虑,其乐陶陶。兀然而醉,豁尔而醒;静听不闻雷霆之声,熟视不睹泰山之形,不觉寒暑之切肌,利欲之感情。俯观万物,扰扰焉,如江汉之载浮萍;二豪侍侧焉,如蜾蠃之与螟蛉。
蜡日
陶渊明〔魏晋〕
风雪送余运,无妨时已和。
梅柳夹门植,一条有佳花。
我唱尔言得,酒中适何多!
未能明多少,章山有奇歌。
与妻李夫人联句
贾充〔魏晋〕
室中是阿谁,叹息声正悲。
叹息亦何为,但恐大义亏。
大义同胶漆,匪石心不移。
人谁不虑终,日月有合离。
我心子所达,子心我所知。
若能不食言,与君同所宜。